从刚加入公司时只有6条产线发展到海内外5大基地;从用别人的配方,到自主研发、自有品牌;付经理表示自己来公司12年,产品迭代、新基地布局与投产,全程见证。谈到最困难的时刻,他笑着说:那就多了。
由生产转入供应链管理,付声海和公司一起经历行业周期与多次洗牌,始终不变的是对卓越与创新的不断追求。
学员信息:付声海 祥邦科技供应链经理
司龄:12年
优势能力:文化认同、财务敏感、创新变革
◎ 简单介绍一下您在祥邦的职业经历吧
付:我在前司是负责生产的,管理幅度在800人左右。来祥邦经过曹董亲自面试,当时感受最深也是决定加入的一点,就是曹董对新能源赛道光明前景的巨大信心,入职时定岗生产副经理。2012年下半年,因为“双反”影响,整个行业急转直下,为了生存我们公司也对各部门进行了人员结构优化,也就在那个时候我转岗到了供应链。
因为有前司制造业的经验,我对生产、对工厂运营模式比较熟悉,给我在祥邦这十来年的供应链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好处。虽然行业不同、部门不同,但工厂规范的生产流程和管理重点是一致的。开展重点工作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会比较清晰。
◎ 是什么动力让您选择一直留下来呢?
付:一是对新能源行业的看好。这是人类改变生存环境的要求,更是国家战略发展的方向,趋势是不可逆的。我国的光伏技术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和主导地位。二是看到老板的决心。大家都知道光伏行业经历了几起几落,曹董的眼光很有前瞻性,而且最困难的几次也没有放弃,非常欣赏董事长的决心和魄力。再有就是公司文化,结果导向,比较务实,大家在一起工作,解决问题的第一原则一直没变。
“上下同欲,才能同舟共济。十几年来我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员工,也见证了公司的成长壮大。”
◎ 您的职场高光时刻?
付:哈哈不能算高光时刻,讲一个我自己觉得比较有成就感的项目:包材降本。
比较在行的供应链管理人员都知道,公司降本非常重要的一环是设计,商务谈判到一定程度后,采购降本的空间是有限的。这个时候我们通过与设计部门通力协作,经过不断创新与反复实验,颠覆了之前固有的结构设计,极大减少了包材生产用料。此外,不断引入新的供应商,实现充分竞争,严控生产消耗品,并实现了循环利用。从2022年立项到2023年底,包材降本目标实现了高标准达成。
当然这里面离不开高层的决心以及各个部门同事的通力配合。比如消耗品的控制,对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;新包材的导入需要销售同事在客户端进行沟通工作等等。
◎ 来训练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?
付:一个是对战略的认知。过去我觉得战略是基于现在的条件和资源对未来的一种规划,通过在营学习和与IDP导师的交流,认识到战略实际上是用未来的视角规划我们现在的工作。
举一个小的例子。以前我们原料来料后就一直等结果出来再通知大家。这样按流程来说是没错的。为了减少测试结果临时通知对产品可能造成的重要影响,现在我们会提前预警,预判检验结果可能对生产产生什么影响,对产线的影响是多大,从而推动相关部门抓紧推进检测工作,协调优先级,并与相关部门协商寻找替代方案和应急预案。
这个观念的转变对我及团队工作影响很大,特定情况下,用战略的眼光采取逆向思维开展工作,跨前一步提前介入,取得的成效可能是巨大的。
二是管理方式的改变。管理是一门很难的艺术,不是说给你一个职位你就干得了事情。
我的前司是以强势管理闻名的。现阶段员工群体不同了,在管理上我更倾向于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,做得更人性化一些。
首先,从一开始就要树立团队的共同目标,让大家理解行业、理解公司,在高度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要想取得突围,肯定要付出比以前更大的努力。其次,要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规划和上升路径,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切实存在的问题,不能只要工作结果而没有考虑员工的想法。当然还有一点非常重要,那就是对待同事要真诚,实事求是,打造能高效协同的开放包容、数据驱动、结果导向的团队。
“做管理需要考虑得更多,不光要看业绩,团队稳定性、组织的持续创新能力也很重要;需要不断学习,同时不定期组织脑力风暴等方式带领团队探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。”
我的2024书单:
1、《供应链管理:高成本、高库存、重资产的解决方案》刘宝红
2、《第五项修炼: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》彼得·圣吉
3、《传习录》王阳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