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宏亮 / 泰特尔新材料生产副经理
优势能力:创新变革 以客户为中心
先做小池塘的小鱼,再做小池塘的大鱼,直到成为大池塘的大鱼。吴宏亮非常认同训练营课后书目中这个观点。无论是企业发展还是个人规划,都是如此。在泰特尔,他从事研发,拥有专利十余项;走过迷茫,转型生产,助力解决工艺痛点。吴同学说:要给自己创造机会。
◎ 从研发转到生产,主要出于哪些考虑呢?
吴:我学的是材料化学,2012年毕业后就来到泰特尔从事单体研发。做研发十来年,越发感到和部门里几位博士相比,在专精上自己似乎到了个人的天花板,想要再突破很难。17年左右知道公司有山东基地的规划,就萌发了想要转到工艺生产的念头。当时由于客观原因没有实现。去年,我的一些关于工艺流程的想法运用到了山东,效果比较理想,加上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,就正式调到山东基地了。离家一千里,离开泰兴“舒适圈”,这一次我要抓住机会。
另外,x1这个产品,从小试我就参与了,想看到它开花结果,在市场上发挥所长。我是有这个感情在。
◎ 对你来说,其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?
吴:做研发的时候只需要对项目负责,对小团队负责;生产要对很大层面负责,责任和压力都倍增了。工艺一定要可靠,这不仅关乎产品是否合格,还涉及安全性、很多人的健康甚至生命。生产上的过程管理很重要。我的做法是一开始多听,无论是技术会还是管理会,了解别人要表达的东西,后面自己要敢于提意见,提出来才能知道能不能实现,有没有改进的机会。
做工作最重要的是把底层逻辑搞清楚,不能单纯地领导叫你做啥就做啥,要知道他需求的点是什么。有的时候领导觉得你应该懂了,其实你的理解和他可能是有偏差的,所以一定要知道需求。我和基地张总聊得比较多,从他身上我学到一个很好的点,就是项目推进一定是以终为始,精细化管理,用最终的目标指导所有工作。
◎ 大家都在谈沟通和协作,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如何提高自己的横向影响力?
吴:用结果说话。生产上的事务需要多部门联合,像我们开的专项会就涉及工艺、生产、技术、研发、安全、设备等。你提出的方案最后产出的结果是最有说服力的。提之前我一定会先论证和沟通,让大家有一个心理建设,想一想它的可行性,会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扯皮时间。工作提前做,不能闷头想,然后往会上一放,这样大家一定会产生各种讨论,我们浪费不起这个时间。
◎ 在你看来,这是一个怎样的行业?
吴:过去我们总说整个环氧树脂的市场就在十亿左右,增长非常缓慢。公司提出向下游应用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思路,从单体到复合型解决方案,从小池塘的小鱼成为大池塘的大鱼,业务不能只纵向发展,还要横向扩张,给自己创造机会。
◎ 对于明年有哪些心愿或者目标呢?
吴:首先是保证整个系统在低风险的情况下全线贯通量产,持续降本。我们说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,新的问题会越来越少,大的问题越来越少。在排产紧张的情况下,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精细化调整。
◎ 你觉得四期课程中最有帮助的内容是什么?
吴:系统性问题分析。平时在工厂碰到的问题很繁杂,最终一定会归集到某一个点,这个思维逻辑很有用,促使我在工作习惯上也有了一些改变。